logo

因为有你——上海兴华教育扶贫基金会“兴华奖学金”安徽潜山获奖学生面谈回想

作者:韩阈 更新时间:2007-11-02

作为志愿者,参与上海兴华教育扶贫基金会“兴华奖学金”获奖学生面谈工作,这是第二次,九月曾随基金会去过河北张北。根据全国政协、省政协的推荐,基金会在河北张北、安徽潜山、长丰、上海崇明设立“兴华奖学金”,奖励符合农村贫困家庭“一免一补”条件的、在上一学年取得良好成绩的初中一年级学生。志愿者们负责和获奖学生面谈,了解孩子们在学习、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目标、努力学习——“知识改变命运”,是兴华的口号。
清晨从合肥出发,车行三个小时来到潜山。潜山位于大别山东南麓,革命老区、国家级贫困县,贫困人口达22.5万,占全县57万人口的39.5%。

早在春秋时期这里是皖国封地,山称皖山,水称皖水,安徽简称“皖”即源于此。境内有天柱山,濒长江黄金水道,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。从县城往痘姆中心学校的路旁,晚稻已黄成一片,十月的太阳下温暖而耀眼,间或一两间民房被稻田、几株绿树簇拥着,白墙透着安徽民居特有的味道——诗意的乡间风景,只是不在田间劳作的人们,不知有多少会挂念风景里今年的收成。

面谈的地点在痘姆中心学校的图书阅览室。阅览室足有四个普通教室大,一排一人高的木头书架满满的书。随便拿出一本,太阳晒得时间久了,封面泛着黄,内页还簇新。此次潜山共有四所学校的获奖学生参加面谈,牌楼初中、罗汉初中、桃铺初中、痘姆中心学校,分作四组,痘姆中心学校十七位同学、基金会项目主管小曾、我组成一组,阅览室的一角围圈而坐。 

打眼一看,痘姆学校这些孩子可比张北的孩子们壮实。代表获奖学生在捐赠仪式发言的王军差不多和我一样高,发言时大大方方,台下却有些拘谨,手放在两腿间,视线向下。女生里金姣个儿最高,刚刚填调查问卷时直 “掉金豆儿”(流眼泪),一旁学校老师关切询问,才知道好像是没带笔着急。这会儿眼泪干了,鼻头还红着,微微撅着小嘴儿、沉默。 

最怕同学们紧张、沉默,上次在张北采用一对一的面谈形式,一张课桌横在中间,同学们走过来、对面坐下,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合适。总结经验、讨论之后,基金会管理团队决定潜山、长丰面谈采取小组形式,毕竟“圈圈坐”的方式距离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更接近。 

“你们平时最喜欢上什么、最怕上什么课啊?”自我介绍之后,小曾问了个孩子们熟悉的话题。“最喜欢语文,最怕数学”。“我怕英语。”

七嘴八舌,还有人总结“男生怕英语,女生怕数学。”,气氛从最初的僵硬松弛下来。 

“你们长大想做什么?”
“上大学!”
“当老师!”
“获得诺贝尔奖学金!”发言的是方冬冬,一看就是机灵孩子,白白净净,大眼睛、寸头、黄毛,一脸认真劲儿。

“你想获得哪方面得诺贝尔奖学金,物理、化学,还是文学?”
“多多益善!”听起来他还不太了解诺贝尔奖具体咋回事,知道个大概,不过心意确实难得。 
“不管你将来想做什么,都要走过一条漫长的奋斗之路”,小曾开始分享个人的求学之路,他刚刚从北京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。榜样的力量是
无穷的,孩子们专注地听着。“明年,如果你想继续拿到奖学金,必须要更加努力学习。如果你一直努力学习,兴华奖学金将一直支持你到初中毕业。”  
“大家想读到高中毕业、上大学吗?”
“想!”异口同声。
“我担心如果没有考到重点高中,父母会不让继续念。”王亮说。听到这儿,记起之前潜山教育局长的介绍,潜山共有三十多所初中,10所高
中,2所民办中学,另有4所职业高中,提供汽车(与奇瑞集团合作)、旅游、农业技术方面的职业教育。
坐在左边的侯甜甜低着头,轻声细语、大概只有她旁边的同学能听清:“我大伯家两个姐姐,我~~~~。”“声音是不是有点小啊,大家都听不
见了。”拍拍肩膀鼓励她,声音稍微大些、头也抬高了点儿,还是不看人:“他们都说女娃儿读书没用。” 

“你们周围的人都觉得读书没用吗?”
“不!”再次异口同声。
“我妈说我能读到哪里,家里就供我到哪里。” 

“那如果不读书去打工,可以马上挣钱啊,有钱不是比有文化强吗?”故意设了个“圈套问题”,特别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反应。

“有文化比有钱强!”
嘿嘿,“觉悟”挺高的,继续追问为什么。
“有文化视野宽。”
“会沟通。”孙甜甜第二次发言,大眼睛忽扇忽扇。
“打工也要有文凭。我们村里那些打工的人回来说,你们要发狠读书,不然像我们,以后要后悔的。” 

“如果没有拿到‘兴华奖学金’,你们也会读到初中毕业吗?”
“会!”齐声回答。 

“能告诉哥哥、姐姐,你们学习、生活中有什么困难,希望得到基金会的帮助吗?或者,你们有什么愿望?”
“电脑!”
“开始上电脑课了?”
“开始了,老师说把该学的内容学完,可以玩会儿游戏。”
“希望提供卫桌(课桌)”。据孩子们介绍,大概出于保护课桌椅的考虑,学校要求学生们购买课桌椅,分65元、72元两个价位。
“希望基金会把学校到村里的路修一修,现在的路是土路、不好走,每次回家都要很久。” 

不知不觉间,聊了一个多小时。面谈最后,和同学们合影,孙甜甜蹭到小曾身边:“能不能把照片寄给我?”“当然可以!”  

挥手说再见,走到孙甜甜背后,轻轻抱住她:“女孩子也可以读博士,可以有大出息的,对吗?”小姑娘侧过脸,轻轻一吻。  

小妹妹的一吻,是安徽之行最美好的回忆。最近,孙甜甜和其他同学们收到照片了吧——这会不会也是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呢,因为“兴华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人的帮助,你们今后的路能走得更有力些吗,和你们聊过天的那个姐姐衷心期望着。

 

图片:和同学合影留念

Copyright©2008-2021 沪ICP备12015550号-3 上海兴华教育扶贫基金会 您是本网站的第 5236155 位客人